水域救援本身就是一個復雜多變的工作,需要根據水域環境、遇險人員情況制定不同的救援計劃,以求更好的完成救援任務,那直接赴救又是什么樣的呢?下面小趣就帶大家來了解了解!
直接赴救也叫水中赴救,是在沒有或無法利用救生器具拯救溺水者,或溺水者已經處于昏迷狀態無法使用救生器具時采用的赴救技術。水中赴救的技術比較復雜,對施救者也有一定的危險性。因此,在條件允許時,應盡可能利用救生器材實施間接赴救,以保護施救者自身的安全。直接赴救可分為:入水前觀察、入水、接近、解脫、拖帶、上岸等過程。入水前觀察如果發現溺水者時,迅速掃視水域,判斷溺水者與自己的距離。在自然水域還要注意:水流方向、水面寬窄、水底性質等因素。本著盡快接近溺水者的原則,迅速選擇好入水地點。
入水如果在自己熟悉的游泳池或水域、確定下水地點水較深時,可以采用頭先入水的動作,這種入水動作速度比較快。如果在不熟悉的水域,為保證施救者自身安全,應采用腳入水的方式,如跨步式入水或蛙腿式入水,等等入水方式。接近施救者入水后應盡快接近靠攏溺水者,并做好控制和拖帶溺水者的準備。游進溺水者時一般采用抬頭爬泳技術或抬頭蛙泳技術,以便觀察溺水者情況。在接近時,施救者應與溺水者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,并在接近后盡可能從溺水者的背后做動作,以確保“自身安全”。
1、背面接近一般情況下都應該采用背面接近。施救者在溺水者后面1米處停住,一手托腋下,使溺水者口鼻露出水面,另一手夾胸做好拖帶準備。
2、側面接近當溺水者尚未下沉,特別是兩手在水面上揮舞掙扎時,或在水質混沌的水域,施救者可有意地從正面轉向溺水者的側面,迅速抓住溺水者的近側手腕,邊向胸前拉邊夾胸拖帶腋下控制溺水者。
3、正面接近入水后游進距離溺水者3米處急停,下潛到溺水者髖部以下,雙手托溺水者髖部,將溺水者轉動180度,一手托腋下,另一手夾胸托腋下拖帶。由于在水中掙扎的溺水者只要抓住任何東西就不會輕易松手,施救者為保證自身和溺水者的安全,就要采用相應的解脫術解脫溺水者的抓抱。解脫的主要方法是轉手腕、扳手指、反(扭)關節、推擊等。以溺水者從后面將施救者頸部抱住為例,施救者應下沉,雙手上推溺水者的雙肘,同時頭部向下抽,趁勢抓住溺水者的一手腕,將溺水者轉至背貼施救者前胸,夾胸控制住溺水者。在接近溺水者時,施救者就應該觀察判斷溺水者的位置和情況,盡量不被溺水者抓抱。如果被溺水者抓抱住,施救者不要驚慌,當溺水者神志清醒時可告知自己是來施救的,讓溺水者盡量放松配合。如果溺水者神志不清醒,就要根據不同情況采用不同的解脫方法,將溺水者控制住。拖帶是施救者將溺水者拖到岸邊過程。拖帶時一般采用側泳或反蛙泳姿勢,一般分為夾胸拖帶、托雙腋拖帶、托枕(后腦)拖帶、雙手托頜拖帶等等。如果有兩人同時施救,還可以雙人拖帶。上岸溺水者被施救拖帶后,迅速靠近淺水區或岸邊,根據溺水者的情況判斷是否需要進行現場急救。對于意識發生障礙、呼吸和循環機能明顯下降或停止,甚至頻臨死亡者,采用心肺復蘇術現場急救搶救生命,打120急救。